快轉到主要內容
background

🇵🇪 秘魯 Day 16(上)|Arequipa 城中之城 🕍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

作者:百科媽媽

探訪 Arequipa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,這座1579年建立的「城中之城」,見證殖民時期女性命運與階級不平等的活教材。

秘魯 Peru Arequipa 阿雷基帕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 旅行 歷史建築 女性歷史 殖民時期 文化遺產 UNESCO 米娜和托比的百科迷宮 Podcast 中英西三語

🇵🇪 秘魯 Day 16(上)|Arequipa 城中之城 🕍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
#

這天留在阿雷基帕老城區,好好走訪幾個必訪的文化地標。其中最讓我震撼的,就是這座——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

她不只是修道院,更是一座「城中之城」。非常好拍!


🕊️ 歷史背景
#

建於 1579 年,屬於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封閉式修道院(convento de clausura)。

修女一旦入院,就幾乎終身不得離開;外界也無法進入,只能透過一個「Locutorio」小窗口與外界有限交流。

這樣的封閉生活,一直持續到 1970 年 才正式對外開放。

同樣身為女性的我,真的難以想像!


👩‍🦳 「女人的兩條路」——殖民時期的現實
#

16~19 世紀的西班牙殖民社會裡,女性的選擇極少:

🔹 結婚,嫁給同等或更高社會地位的男性;

🔹 或進入修道院,成為修女,維護家族名聲與宗教形象。

許多女孩並非自願入院,而是被家族「安排」:

1️⃣ 結婚需要高額嫁妝,而修道院的「入會金」較低;

2️⃣ 家族也能藉此維持名聲,並控制女性行動。


👑 雙重世界的修道院
#

修院內其實存在兩個階層的世界。

👑 上層修女(Monjas de velo negro)
#

多來自西班牙裔貴族家庭,生活優渥——有獨立房間、私人廚房、傭人、鋼琴與藝術收藏。每天花八小時以上禱告,不需勞動。

這裡曾被稱為:「貴族女子的避風港」

🧺 下層修女與僕役女子(Donadas / Sirvientas)
#

則多為貧苦出身或原住民後裔,沒有嫁妝資格。她們負責所有勞動:洗衣、打掃、煮飯、縫補。

那片在修院裡看到的「洗衣區(Lavandería)」其實是她們每日在冰冷山泉水裡辛苦工作的地方。


🕯️ 階級映照
#

修院的高牆內,看似人人平等於神前,卻仍映照出殖民社會裡的階級、性別與種族不平等


👩‍🎓 「寄宿女」——修院裡的上流女子學校
#

除了修女與僕役,還有一群「寄宿女」(Beatas o Educandas)。

她們多為貴族或富商之女,被送入修院接受教育:學宗教禮儀、音樂、刺繡、禮節——可以說是當時最安全、最高貴的女子寄宿學校。

畢業後唯一的出路是「出嫁」,修道院某種程度上就是為這些女孩準備婚姻的訓練場。

同一堵牆內,其實共存著三種命運:

1️⃣ 終身修女(奉獻一生)

2️⃣ 寄宿女(受教育、回歸世俗出嫁)

3️⃣ 僕役女(以勞動換住宿)


🔓 開放與重生
#

直到 1970 年,修院才決定開放部分區域對外參觀:

🔹 修女們搬入內部小區繼續生活;

🔹 主要建築開放為文化遺產與博物館。

開放的原因包括經濟壓力、教會改革,以及保存殖民時期的建築文化。

如今我們走進這裡,看到的不只是古老的紅牆與藍巷,更能感受到當時女性命運的侷限與堅韌。


✨ 小感想
#

走在聖卡塔莉娜修道院裡,一邊是鮮豔的色彩與寧靜的祈禱空間,一邊是歷史留下的階級痕跡與信仰矛盾。

那種「美與殘酷並存」的感覺,讓人久久難忘。

這裡,不只是宗教建築,更是一部關於女性、權力與信仰的活教材。

只能說,活在現代的我們,能自由選擇人生的權利,真的很幸福。💛


📍 實用資訊
#

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 📍 地點:Arequipa, Peru

🏛️ 開放時間:8:30–17:00

🎟️ 門票:約 45 索爾

💬 強烈建議請個導覽員! 一對一收費 20 索爾,兩人以上團則每人 10 索爾,非常值得。

📸 建議停留時間:約 2 小時


💬 後記:與 Kia 的對話
#

那天晚上,我跟 Kia 視訊,跟她聊起這座修道院的故事。

我告訴她,以前的女孩沒有選擇權——她們的人生,不是被安排結婚,就是被送進修道院,一輩子不得離開。

我問她:「如果是妳,妳會怎麼選?」

她想了想,很堅定地說:

「與其一輩子待在修道院,不如嫁人。至少那樣還能看到外面的世界!」

聽到她這麼說,我笑了,也有點感慨。

我們現代人真的無法想像「終身封閉」的修道生活有多枯燥、孤單。

但回想那個時代的社會——或許「走入婚姻」對許多女性來說,依然只是另一個牢籠?

又或者,對那些在修院裡辛苦勞動的僕人女孩而言,即使生活艱苦,至少還能自由呼吸幾口外頭的空氣?

當然,那也只是相對的自由——她們仍受階級與命運的束縛。

從進入修院的那一刻起,連「生與死」都由別人決定。

那個年代的女性,能真正選擇的,其實什麼都沒有。


💭 珍惜自由
#

歷史雖殘酷,卻也讓人更加珍惜。

我們如今能自由選擇、能對話、能思考——

這份「自由」本身,就是最珍貴的幸福。💛


📸 想看更多照片嗎?
#

點擊下方連結查看更多聖卡塔莉娜修道院的精彩照片!


你去過聖卡塔莉娜修道院嗎?對於殖民時期女性的命運,你有什麼想法?🕍💭